小儿腓骨肌萎缩症(小儿腓骨肌萎缩症 )

别名:
小儿Charcot-Marie-Tooth病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30-50%(以康复训练为主)
多发人群:
发病在儿童期或青春期,约有...
发病部位:
周围神经系统 肌肉
典型症状:
肌肉萎缩 无力 步态不稳 闭目难立征 腓肠肌拉伤
并发症:
腓骨肌萎缩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神经内科 儿科
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简 介
腓骨肌萎缩症(peronial myoatrophy)又称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家族性周围神经病,约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为儿童或青少年发病,慢性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状和体征比较对称,多数患者有家族史。本病由Charcot,Marie和Tooth于1886年首先报道,故又称Charcot-Marie-Tooth(CMT)病。由于以腓骨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故又称腓骨肌萎缩症(peroneal myoatrophy)。尽管Dyck提出采用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作为本组疾病的正式名称,但多数文献仍习惯使用CMT。根据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所见,将CMT分为Ⅰ型及Ⅱ型,CMTⅠ型称肥大型(hypertrophic type),CMTⅡ型称轴索型(neuronal type)。
是否属于医保
别 名
小儿Charcot-Marie-Tooth病
发病部位
周围神经系统 肌肉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发病在儿童期或青春期,约有...
相关症状
肌肉萎缩 无力 步态不稳 闭目难立征 腓肠肌拉伤
并发疾病
腓骨肌萎缩症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儿科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治愈率
30-50%(以康复训练为主)
治疗周期
3-5年
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相关检查
神经系统细胞学检查,肌电图,肌肉活检,肱三头肌反射,脑脊液蛋白
常用药品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3-5年

相关推荐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