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

别名:
不全型或顿挫型狼疮,未分化结缔组织综合征,隐匿性狼疮,早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对症治疗为主,无法根治
多发人群:
发病年龄多在18~67岁之间,...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血压高 水肿 蛋白尿 淋巴结肿大 肌痛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目前UCTD的病因不明,相关研究亦较少。但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部分UCTD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系统性硬化(SSc)的早期阶段。因此,其病因应与这两种疾病相同。研究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一些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化学试剂等作用于易感个体的结果。在其发病过程中,环境和遗传因素均占有重要地位。

  在1998年Lacey等人对205例UCTD患者及2095例正常人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05例女性UCTD患者中,25%(52/205)的研究对象有明确的化学溶剂接触史,而种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婚姻经济状况和烟酒嗜好等因素匹配的2095例对照中仅有17%(364/2095)有明确的化学溶剂接触史。通过病史的详细研究发现,化学试剂、美容产品、药物、橡胶制品、油漆及颜料等与UCTD发病显著相关。接触油漆、清洗剂和松节油等也可能与UCTD发病有关。

  最近,Lacey等的研究进一步提示,导管、人工关节和矫形手术的金属固定支架等医用植入物也可增加发病风险。以上研究均提示环境因素在UCTD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病机制

  与多数结缔组织病一样,UCTD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遗传基础。一些研究表明,部分患者有自身免疫病家族史。1988年,Ganczarczyk等比较了22例UCTD患者和211例SLE的HLA亚型,发现UCTD患者HLA-B8及HLA-DR3亚型的阳性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而最终进展为SLE的7例患者的HLA-DR1亚型阳性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与SLE患者类似。提示HLA-DR1亚型可能是抗UCTD基因。

  最近,Mosca等的研究发现,UCTD患者在妊娠期复发率增加。在22例研究对象中,有6例(24%)在妊娠期间病情复发或加重,而对照组中仅有7%的患者病情出现反复。因此,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衡很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相关推荐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相关医生

更多>

  • 钟秋生,主任中医师
    钟秋生 主任中医师
    未开通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风湿免疫、骨关节、皮肤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杨凌阁,主任医师
    杨凌阁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长沙市第四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急慢性骨病、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急慢性肝病、肿瘤。各种结石病、老年性病变,积累了丰富经验。治疗外、妇科等疑难杂症有独道之处,对皮肤病的治疗亦有很深的造诣。

  • 罗水泉,主任医师
    罗水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长沙市第四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主治内科各种疾病,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 柳叶,主任医师
    柳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长沙市第四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

  • 颜芳,主任医师
    颜芳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年,创建全国第一个中医经典病房,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急危重症及复杂疑难病,如不明原因发热、过敏性疾病、顽固性失眠、不孕不育、顽固性痛经、顽固性汗证、痛风、便秘等。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