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血小板减少 毛细血管扩张 皮肤潮红肿胀 唇干裂 痛性红舌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1.肿瘤标志物检查

神经内分泌肿瘤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叫做嗜铬素A(ChromograninA,CgA),它是目前最有价值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通用标志物(无论是功能性还是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通过检测血清或血浆嗜铬素A水平可以提示患者是否罹患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者跟踪患者的治疗反应,甚至评估患者的预后。血清或血浆嗜铬素A检测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在60%~95%之间。除了嗜铬素A这种通用肿瘤标志物,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还可以通过检测其分泌的特殊激素来提示诊断,例如胃泌素瘤可以检测血清胃泌素水平,胰岛素瘤可以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

2.影像学检查

各种影像学检查,包括内镜、超声内镜、超声、CT、PET-CT、MRI、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omatostatinreceptorscinigraphy,SRS)等是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

3.病理学检查

神经内分泌肿瘤最终的诊断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n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要点包括:首先通过对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和嗜铬素A的免疫染色确定肿瘤是否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次根据肿瘤的增殖活性明确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增殖活性通过核分裂象数或Ki-67阳性指数进行评估。\n按照肿瘤的增殖活性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为:G1(低级别,核分裂象数1/10高倍视野或Ki~67指数≤2%)、G2(中级别,核分裂象数2~20/10高倍视野或Ki-67指数3%~20%)、G3(高级别,核分裂象数>20/10高倍视野或Ki-67指数>20%)。在上述基础上,\n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类如下:\n(1)神经内分泌瘤(NET) 是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为G1和G2。\n(2)神经内分泌癌(NEC) 是低分化高度恶性肿瘤,分级为G3。\n(3)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adenoendocrinecarcinoma,MANEC)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内分泌癌,形态学上包括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两种成分的任何一种至少占30%。

相关推荐

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医生

更多>

  • 曾继宗,主任医师
    曾继宗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肿瘤科

    擅长疾病: 普外科肿瘤的诊断治疗

  • 王庆平,主任医师
    王庆平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肿瘤科

    擅长疾病: 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腹部肿瘤胃癌、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

  • 苏长青,主任医师
    苏长青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肿瘤科

    擅长疾病: 肿瘤学

  • 吴敏,主任医师
    吴敏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肿瘤科

    擅长疾病: 各种细胞类型肺癌的治疗;肿瘤热疗;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治疗;纤支镜诊断治疗。

  • 丁小凡,主任医师
    丁小凡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江门市中心医院 肿瘤科

    擅长疾病: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综合治疗和疑难病例的诊治。

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