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细胞综合征(噬血细胞综合征 )

别名: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噬血综合征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发烧 肝功能异常 盗汗 淋巴结肿大 低蛋白血症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噬血细胞综合征就诊?

噬血细胞综合征就诊指南针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噬血细胞综合征挂什么科室的号?噬血细胞综合征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噬血细胞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噬血细胞综合征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噬血细胞综合征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就医,解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淋巴结肿大、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3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肿大消失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出血减少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出血、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血常规 多为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较为明显。 2.生化检测 早期可出现甘油三酯升高,转氨酶及胆红素亦可升高。常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病情缓解时可恢复。乳酸脱氢酶常常升高,极度增高者需除外血液/淋巴系统肿瘤。血清铁蛋白可明显升高,可作为诊断及监测病情的手段。 3.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可见到噬血现象,早期噬血现象不明显,多次骨髓涂片有助于发现噬血现象。此外还应行骨髓活检术,进行骨髓病理检查以除外血液/淋巴系统肿瘤。 4.凝血功能 疾病活动时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治疗有效凝血功能恢复。可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可延长,纤维蛋白原可明显降低,D-二聚体可升高。 5.免疫学检查 可出现NK细胞数量及功能的降低,细胞因子可溶性CD25、IFN-γ、TNF增多。 6.影像学检查 胸片可见肺浸润,头颅CT及MRI可见异常如脑白质异常、脱髓鞘改变、出血、萎缩或水肿等。 7.脑脊液 细胞中度增多,一般为5~50×10/L,主要为淋巴细胞。脑脊液蛋白增高、糖降低。部分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但脑脊液未见异常。 诊断标准 目前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现广泛使用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制定的2004年诊断标准,满足以下2条之一便可建立HLH诊断: 1.符合HLH的分子诊断 PRF1、UNC13D、Munc18-2、Rab27a、STX11、SH2D1A或BIRC4等基因突变; 2.满足以下8条中的5条诊断标准 ①发热;②脾大;③血细胞减少(影响2或3系外周血细胞):血红蛋白<90g/L(新生儿: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L,中性粒细胞<1.0×10/L;④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空腹甘油三酯≥3.0mmol/L(≥2.65g/L),纤维蛋白原≤1.5g/L;⑤骨髓、脾或淋巴结中发现噬血细胞现象而非恶变证据;⑥NK细胞活性减低或缺乏(根据当地实验室指标);⑦铁蛋白≥500μg/L;⑧可溶性CD25(sIL-2R)≥2400U/mL。

相关推荐

噬血细胞综合征相关医生

更多>

  • 邓琦,主任医师
    邓琦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 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邓琦,主任医师
    邓琦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 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崔徐江,主任医师
    崔徐江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广东省中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 综合内科病的诊治及健康调养,如:感冒咳嗽、胃痛腹泻、糖尿病、甲亢、失眠、头痛、疲劳、风湿、肾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贫血、出血等。

  • 代喜平,主任医师
    代喜平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广东省中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肿瘤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各类贫血性疾病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葛志红,主任医师
    葛志红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广东省中医院 血液科

    擅长疾病: 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杂病,各类贫血、出血性疾患,胃肠道疾患、高血压、淋巴瘤及恶性肿瘤的诊治。

噬血细胞综合征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