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梨形鞭毛虫病(肠梨形鞭毛虫病 )

别名:
贾第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100%
多发人群:
儿童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肚子疼 腹胀 消瘦 水样便 恶臭便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肠梨形鞭毛虫病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梨形鞭毛虫寄生于人体十二指肠及空肠可引起腹泻,最常见于2~10岁儿童,特别是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于小儿,是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多在夏秋季发病,主要通过水传播,临床大多为无症状感染;成为带虫者,有出现轻微症状者,亦有出现严重症状者,潜伏期约为1~2周,最长者45天。

  肠梨形鞭毛虫感染后症状的轻重,与虫株毒力和人体状况有关,当受染者胃酸缺乏和全身性免疫球蛋白低下时易发病。病变部位的不同症状有很大差异,有的仅为无症状带虫者,有的则可导致严重的吸收不良综合征。

  根据发病的缓急和病程长短,本病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感染者常表现为爆发性腹泻、水样便、恶臭、血便及粘液便少见,可与阿米巴和细菌性痢疾鉴别。大便每日3~10次或更多,伴上腹部或脐周疼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明显。

  2)亚急性或慢性感染者,表现为间歇性稀便,持续数月或数年。儿童久病不愈可致营养不良、贫血、发育障碍等。如寄生在胆道系统,可出现胆囊炎或胆管炎。若不及时治疗,多发展为慢性,表现为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长达数年。

  小儿肠梨形鞭毛虫病并不少见,但因其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常易误诊和漏诊。

  

相关推荐

肠梨形鞭毛虫病相关医生

更多>

  • 冯培民,主任医师
    冯培民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肠病、消化性溃疡、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慢性肝病、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慢性胆囊炎、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的的中西医结合临床防治,对于痞满、胃痛、反酸,腹痛、胁痛、鼓胀、黄疸、虚劳、便秘、泄泻、痢疾、便血、呕血、口臭等

  • 王昌成,主任医师
    王昌成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 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内镜检查与治疗技术娴熟。

  • 刘树青,主任医师
    刘树青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 消化内科各种疾病诊治,尤其擅长内镜下的检查和治疗,如胃镜、肠镜、无痛胃镜检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内支架置放、食道扩张及支架置放、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内镜下止血、取异物等。

  • 李红玲,主任医师
    李红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 内镜检查与治疗,如胃镜、肠镜、无痛胃镜检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内镜下止血、取异物等。

  • 叶蔚,主任医师
    叶蔚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杭州市中医院 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胆胰疾病的诊治。

肠梨形鞭毛虫病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