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肌强直...(小儿先天性肌强直... )

别名:
小儿Thomsen病,小儿Thomsen综合征,小儿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综合征,小儿托姆森病,小儿托姆森氏病,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病,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症,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综合症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多发人群:
儿童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眼睑痉挛 颈项强直 肌肉挛缩 肌肉肥大 肢体僵硬感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小儿先天性肌强直...治疗?

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

  1、轻症者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无需特殊治疗。

  2、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者,应对症治疗

  (1)苯妥英钠

  机制:减少膜兴奋性,减少钠离子内流入细胞,稳定肌膜。

  用法:3~8mg/(kg·d),分3次口服。

  副作用:出现牙龈增生、震颤、共济失调等。

  (2)普鲁卡因胺

  机制: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性,稳定肌膜。

  用法:每次14mg/kg,每6小时1次。

  副作用:剂量大时出现发冷发热、胃肠道症状、肌肉疼痛、皮疹、心律失常、粒细胞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机制:促进钾离子排泄,降低肌细胞对钾离子的敏感性。

  地塞米松:0.1~0.2mg/(kg·d),静脉滴注,症状改善后减量。

  泼尼松:1~2mg/(kg·d),1次顿服。

  ACTH:每次0.5~1U/kg,2次/d肌内注射。

  (4)奎宁

  机制:出现箭毒样作用,降低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性,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延长肌肉收缩不应期,同时稳定肌膜。

  硫酸奎宁:每次0.1~0.3g口服,2~3次/d。

  副作用:可有头痛、恶心、耳鸣、耳聋、腹痛、皮疹及视神经萎缩等。

  (5)其他药物

  硝苯地平、乙酰唑胺、地西泮(安定)等。

相关推荐

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 田青,主任医师
    田青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擅长呼吸系统疾病、早产儿的救治和随访。

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