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临床意义

1.血液中可能感染的细菌:血液及骨髓应是无细菌的,一旦检出细菌应视为菌血症,并应进行药敏试验。血液及骨髓中常见细菌主要有以下各类。

(1)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近年来尤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如MRSA)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亚急性心内膜炎常可检出α-溶血性链球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心包炎可由致病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厌氧球菌引起。

(2)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非发酵菌;伤寒、副伤寒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厌养培养可检出拟杆菌、梭杆菌等。

2.对于检出较少见的细菌,或与临床表现相差太大,不能确认为感染时,如属下列情况,应视为阳性。

(1)再次送检,严格无菌操作,如仍有相同细菌生长,应视为阳性。

(2)感染症状出现2~3周后,血中相应抗体滴度明显升高时,有重要意义,培养结果应视为阳性。

(3)必要时同时从不同部位两处采血,或静脉血与动脉血,检出同样细菌时,应视为阳性。

(4)血培养与痰、尿、脓液、胸、腹水的培养检出相同的病原菌。

(5)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临床上有菌血症的表现,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有效时。

3.有典型感染症而反复培养阴性时可能的原因及处理:

(1)时机掌握不恰当,送检时血中有高浓度的抗生素。应避开高药浓度时间采血,或使用有抗生素吸附(中和)剂的培养基。

(2)可能为L型菌、厌氧菌、病毒感染等。应采用特殊培养法或补充其他检查手段。

(3)若疑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不应放弃寻找感染灶及病原,可连续数日送检血培养。

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主任医师
    卢秀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主任医师
    席时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主任医师
    李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