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

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一、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

(1)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诊断:①脑梗塞,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明显低于健侧相应部位,γCBF的阳性率接近100%。在发病2~3天内,病变区尚未形成明显的结构变化,故XCT和MRI常不能显示异常。本法对脑梗塞的早期确诊、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起病突然,症状消失快,当症状消失后,XCT和MRI的阳性率仅为25%,而γCBF显像可发生50%的TIA患者脑内仍有缺血性改变,及时发现和治疗这种慢性低灌注状态,对预防脑梗塞有重要意义。

(2)癫痫病灶的诊断:癫痫发作时,病灶部位的γCBF有明显增加,而在发作间期又见减低,阳性率可达60%,远高于XCT(25%)。本法对癫痫病灶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手术治疗的依据。

(3)对脑瘤的诊断价值:本法对脑瘤的诊断阳性率与XCT近似,其独特价值在于①可根据脑瘤浓集放射性的多少,即血流量的多少判断脑瘤的恶性程度,除血运丰富的脑膜瘤外,脑瘤的血流量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②监测脑瘤的复发:脑瘤经手术治疗和放疗后,若γCBF再次提高,提示脑瘤复发;若γCBF减低可能为癜痕形成或坏死。

二、脑显像

(1)脑瘤的诊断:本法对脑瘤的诊断阳性率接近90%。对位于大脑半球的病变的阳性率可高达95%;对中线、颅底及后颅凹的病变的阳性率较低。本法显像的清晰度不如XCT及MRI,且不能满足手术治疗所需的解剖结构信息的要求,故在拥有XCT和MRI设备的单位已较少应用。

(2)脑梗塞的诊断:起病1周内,显像图无明显异常,2~8周内阳性率达80%左右,8周之后又渐转为阴性。典型病变的局部放射性浓集区呈楔形,与受损血管的供血区一致,不超越中线。

(3)硬膜下血肿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0%,在前位脑影像上,患侧脑外缘呈边界较为分明的月牙形放射性浓集区。

三、脑池显像

(1)交通性脑积水的诊断:本病的典型影像特征是:①放射性示踪剂进入侧脑室且潴留24h以上;②示踪剂消除缓慢,24~48h大脑凸面仍不显像;但有时只出现上述现象之一。本法是唯一能确诊本病的方法,对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有重要意义。

(2)脑脊液漏的诊断和定位:本法可显示出脑脊液漏口及漏管部位的异常放射性浓集影像,有助于确诊耳漏和鼻漏。

(4)脑脓肿:本法对诊断和随访脑脓肿均较灵敏,若脓肿已形成脓腔则呈现“炸面图”图形。

需要检查的人群:怀疑有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癫痫、脑瘤、脑梗塞、硬膜下血肿、脑积水、脑脓肿的患者。

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主任医师
    卢秀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主任医师
    席时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主任医师
    李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