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折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掌、折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准备

  • 1

    术前须常规行病肢牵引,使股骨头从髋臼的后上方回到髋臼水平,这一步骤十分重要。牵引可使挛缩的肌肉松弛,一方面可使手术复位容易成功,并可防止术后再脱位;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股骨头复位后因受压而发生软骨面坏死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会。年龄较小的、脱位不重的病儿可用皮牵引;年龄较大的应采用胫骨粗隆牵引。一般牵引2~3周即可使股骨头下降到髋臼平面,经x线摄片证实后,适当减轻重量,维持股骨头在该平面1~2周,即可施行手术。

  • 2

    若经过牵引,股骨头下降不明显,应检查是否由于股内收肌或臀肌挛缩紧张所致。有此情况者应作内收肌起点切断术或松解术,再继续牵引病肢,达到牵引要求为止。一般来讲,凡超过2~3岁者,均需切断可松解。

  • 3

    术前病例髋关节周围和下肢备皮3日。

  • 4

    术前要较准确地测定前倾角,髋外翻角,选定加盖部位,髋切骨部位,然后作好股骨或髋骨切骨后旋转角度、植骨块大小等的手术设计。

  • 5

    备血200~600ml。

掌、折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过程

  • 1

    体位 仰卧位,上肢外展、旋前置于手术台旁小台上。

  • 2

    切口 常用掌、指骨折切口如图所示[图2⑴]。图示的掌骨切口最适用于相邻的两根掌骨,单一掌骨骨折可将切口移至伤骨背侧的伸肌腱侧面。指骨骨折可以根据骨折的部位,选用其中的一段。

  • 3

    显露 切开皮肤及筋膜,拉开伸指肌腱,可见血肿与移位的骨折,纵行切开骨膜并向两侧剥离,骨折端即可显露[图2⑵⑶]。对掌骨颈部骨折和近节指骨骨折,显露时应避免损伤指伸肌腱扩张部分。更应注意勿切断蚓状肌腱及骨间肌腱,以免引起手指功能的严重障碍。

  • 4

    复位和内固定 掌、指骨骨折复位比较容易,手法牵引,加骨膜剥离器撬拨,即可复位。复位后,常用克氏针内固定,其方法有:

  • 5

    单针贯穿内固定:多用于掌骨骨折,其步骤如下:①先用骨膜剥离器将骨折远端撬出,用手摇钻将直径5cm的克氏针插入骨髓腔,摇动手摇钻,使克氏针从掌骨头的桡侧背面钻出皮肤;②将手摇钻换到克氏针的远侧端,将克氏针向远端退出,直至针尖与远折端持平;③将折端复位后摇动手摇钻,使克氏针向近折端进针,并自掌骨基底的尺侧背面钻出皮肤;④将手摇钻换至克氏针的近端,将克氏针向近端退出,直至针尖刚退入掌骨头内,掌指关节能活动自如为止[图2⑵]。剪去多余的克氏针,针尾弯成钩状,埋于皮下。

  • 6

    双针交叉固定:多用于指骨骨折,其步骤如下:①先将骨折远端撬出,用手摇钻稍偏尺侧和桡侧,斜向钻入两根克氏针,分别从指骨头部近侧的桡侧面和尺侧面钻出皮肤,针不应贯穿指骨头;②将手摇钻换到克氏针的远端,将克氏针向远端退针,直至针尖与远折端持平;③骨折复位后,摇动手摇钻使两根克氏针分别自指骨基底部远侧的尺侧面和桡侧面穿出,针也不应穿过关节面;④再将手摇钻换到克氏针的近端,向近端退针,直到针尖刚露出皮质骨1~2mm为止[图2⑶]。剪去近端多余的克氏针,尾端弯成钩状,埋于皮下。

  • 7

    双针交叉固定最适用于指骨干横折。其他部位骨折和不同类型骨折的克氏针固定如图所示[图2⑷]。

  • 8

    缝合 固定完成后,活动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观察有无骨折移位、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如骨折固定可靠,关节活动不受限,即可逐层缝合。

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主任医师
    卢秀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主任医师
    席时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主任医师
    李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