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剖腹探查术

术后并发症

暂无相关信息

术后护理

  1.体位 腰麻、硬膜外麻醉者平卧6小时,全麻者待病人苏醒、血压平稳后可改半坐位,使炎症渗液集聚于盆腔内。因盆腔腹膜的吸收力较上腹部为差,可减轻中毒反应,一旦盆腔形成脓肿,也易作切开引流。同时,半坐位也能减轻腹胀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2.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及呼吸,积极防治休克。

  3.禁食、胃肠减压、记液体出入量 禁食期间,应静脉输液,恢复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胃肠减压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为止。拔除胃管后,可开始进流质,逐渐改为半流质和普食。

  4.尽早解除腹胀 轻轻按摩腹部;针刺足三里、上脘、中脘、天枢、合谷等穴,有助于防治腹胀、肠麻痹。应用中药胃肠复元汤(生黄芪15g 太子参10g 苏梗10g 桃仁10g 枳壳10g 大黄15g 炒莱菔子20g 广木香10g 赤芍15g 蒲公英30g)1/4剂水煎液经胃管注入,每日2~4次,连续3日,每日排便超过3次后减量或停药。如上述处理后腹胀不能缓解,可行肛管排气或低压灌肠。术中如未涉及胃肠道,可及早应用新斯的明0.5~1mg,作两侧足三里穴位封闭,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5.运用抗生素 最好根据腹腔渗液培养出的病源菌,及对药物的敏感度选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一般可使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或氯霉素,或庆大霉素,同时应用甲硝哒唑。

  6.腹腔引流管接引流袋或消毒瓶,记引流量。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引流通畅,每日转动香烟引流条,向外拔出少许,一般不超过4~5日后完成拔除。

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主任医师
    卢秀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主任医师
    席时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主任医师
    李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关文章

相关药品

MORE+